善用网络语言 提升传播效果

编辑:admin 日期:2018-11-04 09:56:08 / 人气:

北京市多个区近期出台了各自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。记者发现,各区的政务公开要点对于政策解读着墨较多,提出的要求也比较高。普遍强调对政务“两微一端”加强管理,善于使用网言网语,不断提升政务新平台亲和力和吸引力。 
    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,提升国家治理能力,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,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、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。近年来,各级政府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取得显著成效,“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”成为普遍共识,但在公开实效方面距离公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。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在进行政策解读时,往往长篇大论,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,老百姓读不懂、不愿读,公开效果自然大打折扣。如今,北京多区出台今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,要求善用网络语言,可望有力解决这一问题。 
    政务公开善用网络语言,生动体现了“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”。今年初发布的第4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.72亿。政务公开,自然应该考虑到“全民触网”的实际情况。尤其微博、微信及移动客户端组成的“两微一端”,受众群体就是网民,理应用网民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开展交流。网民的学历结构、专业背景不尽相同,但在网络语言这一点上却是共通的。政务公开使用网言网语,可以有效克服众口难调的差异性,让信息传播在一个频道上找到共鸣。 
    政务公开善用网络语言,能够大大提升传播效果。网络语言的特点是活泼、自由、亲切、幽默,贴近生活。政务公开变“官腔官调”为“网言网语”,无疑更接地气,让人喜闻乐见。此前,江苏淮安就曾尝试将信息公开变成“私房菜”,以“店长”的身份发布棚户区改造、重大项目建设等各类政务信息“小菜”,后面是“店小二”举着喇叭请公众“品鉴”和“吐槽”,如此网络化的语言迅速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。政务公开不是政府自说自话的“单声道”,听得懂的前提是公众愿意听。只有利用网络语言等形式让政务公开生动起来、鲜活起来,才能扩大公众参与,促进政府有效施政。 
    政务公开善用网络语言,应该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标配。眼下,移动互联网大潮滚滚而来,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必须主动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趋势,大力提升网络素养,学会“懂网”、敢于“触网”、主动“用网”。各级政府都应与时俱进,以公众为中心,用网民的语言讲给网民听,真正让群众看得到、听得懂、能监督。 

现在致电 020-6622222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Top 回顶部